旭日,女,1974年1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与氮微量气体排放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建立了一个由气候直接驱动的动态氮循环和氮微量气体排放模式(DyN),将气候变化和氮循环的各个过程建立了联系,并发现了土壤NH4+和NO3-分别对温度和水分敏感的气候信息。通过建立全球不同自然植被类型N2O年排放速率数据库,证明了该机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模拟全球自然土壤源的N2O排放,从过去一百年的时间尺度上研究了N2O和气候变化之间关系,发现N2O对全球变暖呈现正反馈。以上主要研究成果被2013年的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第6章)多次引用。
学历:
1992/09-1996/07,内蒙古大学生物系生态学, 学士学位。
1996/09-1999/07,内蒙古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理学硕士学位。
1999/09-2003/0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理学博士。
工作简历:
2003/02-2004/02, 德国马普学会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 博士后。2004/02-2006/02, 德国马普学会气象所,博士后。
2006/03-至今,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副研究员。
访问研究:
2008/11,访问学者, 英国Bristol University, UK。
2010/03-2010/09,访问学者,德国马普学会化学所, Mainz, Germany。
2011/04,学术访问,澳大利亚Macqurie University。
主要成果:
建立了一个基于机理的,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动态氮循环模DyN(Dynamic Nitrogen Model), 并将其耦合进了一个全球植被动态模型(LPJ-DGVM, LPJ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该氮循环模式有以下特点与现有氮循环模式不同:[1]该模式描述了一个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全过程。 [2] 在该模式中,氮循环过程和碳循环过程具有有效的相互作用。[3]由于DyN模式直接由气候因子驱动,可以用来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情景下,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动态过程,碳氮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该研究发表在2008年Global Change Biology)。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全球变化
[1]2009年度中科院王宽诚基金会资源环境专项高访奖学金。
[2] 2003年2月-2006年2月,连续三年获得德国马普学会博士后奖学金.
[3] 2004年,获得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学笃风正"优秀博士论文奖.
[4] 1998年,获得内蒙古大学,"笹川良一"日本国际奖学金.
[5] 1992年-1996年,连续五年获得内蒙古大学一,二等奖学金。
1. 2016/1-201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观测与模式研究生物固氮及其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为例(41575152),项目负责人。
2. 2012/01-201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观测与模式研究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41175128),项目负责人。
3. 2011/01-2015/1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青藏高原高寒草原CH4和N2O排放(XDA05020402),子课题负责人。
4. 2011/01-2015/1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藏北草地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Ⅱ)(XDA05050404-3-2),专题负责人
5. 2010/01-201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结合机理模式与冰芯记录分析气候变化对大气N2O浓度增长的贡献(40975096),项目负责人。
6. 2007/01-200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定量研究我国自然源N2O释放量、不确定性及其时空变异规律(40605032),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