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下午,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4年度学术年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聚焦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气候影响和古人类研究等多个地球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和跨学科合作路径。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张国庆研究员、张臻研究员、高姗副研究员、孙咏副研究员以及实验室部署的10个开放课题项目负责人进行了学术交流。会议由实验室主任丁林院士,副主任黄文涛、高晶和冯敏研究员共同主持。
会上,张国庆以“青藏高原湖泊变化与影响”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区域湖泊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高姗聚焦“变暖与地质干扰下山森林生长与演替变化及其机制”,阐释了气候变暖对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深远影响;孙咏在“热带印度洋升温驱动未来哈德莱环流的变化”报告中,剖析了海洋升温对大气环流模式的驱动机制;张臻围绕“地球系统中湿甲烷反馈的现状和未来变化”展开,揭示了湿地甲烷排放在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
随后,2022年度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的负责人分别详细汇报了课题研究进展,介绍了青藏高原地壳加厚与隆升机制、气候变化对湖泊二氧化碳通量的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以及滇西北古人类遗址研究等最新成果。与会专家就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研讨,涵盖生态系统动态、气候变化影响及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科学问题,一致认为多学科交叉与合作是破解复杂科学问题的关键,也是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研究持续取得突破的必要手段。
丁林院士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在推进实验室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与国内外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学家持续开展创新性多学科交叉与合作研究,未来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和前沿探索。
实验室学术年会现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