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信箱
联系我们
建议信箱
联系我们
首页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简介
目标定位
组织架构
现任领导
学术委员会
人才汇聚
科研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客座研究员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技术支撑队伍
正/高级工程师
学术引领
研究方向
亮点成果
科研项目
奖项荣誉
论文
专著
专利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国内合作
学术活动
今日活动
活动预告
以往活动
开放课题
申请指南
资助课题
相关下载
观测测试
测试平台
观测平台
数据平台
仪器设备
质谱仪器
光谱仪器
色谱仪器
电子光学仪器
X射线仪器
磁法仪器
生化分离仪器
其它类仪器
测试服务
党建文化
科学传播
科学新闻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学视频
相关下载
喜报!重点实验室主任丁林院士等荣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第八期大师前沿讲堂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第七期大师前沿讲堂
综合新闻
更多 +
喜报!重点实验室主任丁林院士等荣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24年6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23年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以及两院院士大会上,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丁林院士主导的“大陆碰撞俯冲与青藏高原深部圈层相互作用”项目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24-06-24
实验室ATES及PlateauPlus两项国际计划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
2025/05/14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2025/01/25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2025/01/25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申办的第763次香山科学会议: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新范式讨论会在北京召开
2024/12/19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第八期大师前沿讲堂
2024/12/05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在IAEA全球水同位素盲样比对测试中名列前茅
2024/11/29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第七期大师前沿讲堂
2024/11/14
亮点成果
媒体扫描
更多 +
更多 +
青藏高原中央谷地东部洛隆盆地隆升历史
青藏高原的隆升是联系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地表多圈层响应的纽带,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领域。2月21日,实验室主任丁林院士领衔的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最新成果——《The Raising and Westward Expansion of Central Tibet》。该项研究成果重建了青藏高原东部洛隆盆地的隆升历史和环境变化,为探索高原生长过程及环境影响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
2025-05-08
大西洋气象干旱不威胁青藏高原水资源安全
2月20日,实验室高寒区大气-水体相互作用与环境安全特别研究助理赵玉彤博士在《自然》期刊的“Matters Arising”栏目发表学术评论,对2023年发表于该期刊关于大西洋气象干旱威胁青藏高原水资源安全的研究提出了质疑。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为环喜马拉雅地区水资源需求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循环正发生重大变化,未来水资源将如何演变是关乎环喜马拉雅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2023年发表于《自然》期刊的研究认为,北大西洋的气象干旱(即蒸发量高于降水量)引发了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在2003至2016年间呈显著下降趋势,并基于此进一步预测这一下降趋势在未来将持续加剧,青藏高原的未来水资源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2025-05-08
亚洲高山区冰湖水位空间格局与变化速率
2025-05-08
回到无冰的未来
2025-05-05
大陆碰撞持续驱动亚洲高原地球系统
2025-05-05
云南基纳技术揭示晚更新世东亚古人类多样性
2025-04-02
[中国科学报]深度解析亚洲高原大陆碰撞之谜
大陆碰撞是驱动地球系统的关键过程,重塑了地貌格局,并对气候演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分布产生了深远影响。喜马拉雅和扎格罗斯造山带,分别由印度、阿拉伯与欧亚大陆碰撞形成,是检验板块构造理论、认识高原生长机制及探讨地球系统演化的重要天然实验室。尽管已有大量研究,关于这两个造山带初始碰撞时间、缝合过程与机制,仍存在诸多争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领衔的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团队,5月1日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上发表最新综述论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印度-欧亚和阿拉伯-欧亚碰撞过程中的沉积、岩浆、变质、构造和古地磁记录,深入探讨了青藏高原与伊朗高原的初始碰撞时间与缝合过程,分析了两个造山带在大陆碰撞机制上的共性与差异,并提出未来大陆碰撞研究的重点方向与发展策略。
2025-05-12
[中国新闻网]温室地球时期气候如何变化?近1.4亿年前牡蛎化石研究揭秘
中新网北京5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约1.4亿年前的温室地球时期,海洋表层温度如何变化?极地冰川是否存在?这些对全球变暖环境下地球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镜鉴作用的探索研究,广受学界和社会公众关注。 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最新消息说,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对产自青藏高原上早白垩世时期(1.398亿年-1.329亿年前)的4件牡蛎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并以其为“气候探针”,首次重构了温室地球时期海洋表层温度的季节性波动历史,发现早白垩世时期地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温差和极地冰盖-冰川周期性消融现象。
2025-05-12
[文汇报]温室地球真来了会怎样?1.4亿年前牡蛎揭秘真相
2025-05-12
[科技日报]1.4亿年前牡蛎化石解密温室地球时期的“气候密码”
2025-05-12
[中国科学报]手挽手,2035打造环喜马拉雅可持续“标杆”
2025-04-02
[文汇报]尼安德特人曾扩散至我国西南地区,其石器技术首现云南
2025-04-02
学术活动
更多 +
05-24
2025
报告题目:中国黄牛的驯化与迁徙路线
报告人:雷初朝 教授
2025-05-24
05-23
2025
报告题目:New paradigm of extreme solar eruptions commenced by studies of radiocarbon in tree rings
报告人:Irina Panyushkina 副教授
2025-05-23
05-20
2025
报告题目:锡金喜马拉雅山脉精细结构与地震危险性
报告人:Arun Singh 副教授
2025-05-20
05-20
2025
报告题目:不丹喜马拉雅地壳和上地幔地震衰减成像与岩石圈差异变形
报告人:Chandrani Singh 副教授
2025-05-20
05-13
2025
报告题目:Synchronism, causality and determinism in wood formation: a question of time
报告人: Sergio Rossi 教授
2025-05-13
04-08
2025
报告题目:土壤的干旱化及其气候效应影响
报告人:左志燕 研究员
2025-04-08
03-27
2025
报告题目:Climate Change-Induced severe weather episodes in Nepal
报告人:Deepak Aryal 院士
2025-03-27
研究方向
高寒区大气-水体相互作用与环境安全
高寒生态变化与生态安全
大陆碰撞隆升与资源环境效应
区域地球系统模拟与预测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重大工程支撑
观测测试
观测平台
测试平台
数据平台
人才招聘
通知公告
更多 +
更多 +
23
2022/09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招聘启事(已截止)
2022-09-23
01
2022/08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招聘启事(已截止)
2022-08-01
17
2022/06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招聘启事(已截止)
2022-06-17
21
2022/04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撑岗位人员招聘启事(已截止)
2022-04-21
29
2023/12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课题征集通知
2023-12-29
12
2023/09
关于举办青藏高原研究专项分析技术与应用培训的通知
2023-09-12
21
2022/10
关于举办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第130次)的通知
2022-10-21
19
2022/10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2022年资助开放课题的通知
2022-10-19
友情链接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常用网站
科学技术部
国家基金委
中国科学院
资源共享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